8月7日,刘朝晖在完成飞行后读取无人机所获取的测绘数据。
8月的重庆,骄阳似火,人们都不愿长时间待在户外。但对刘朝晖和同事们来说,这是飞无人机最好的季节——光线充足、云量少、能见度和通透度都很高。
顾名思义,无人机是一种不载人的飞行器。常见的小型无人机可以成为“会飞的照相机”,而大中型无人机可用于警务、城市管理、农业、地质、气象、电力、抢险救灾等诸多领域。
指挥无人机去完成各项任务的人,就是无人机操控员。根据今年7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持有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的人数已超过了22.5万人。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的无人机操控员刘朝晖便是其中一员。他的“飞龄”已近10年,平均每年要“陪”无人机飞行上万公里。
头顶烈日
指挥大块头翱翔天空给溪口镇拍“全身照”
不久前,刘朝晖和同事带着两架专业测绘无人机,开车赶到了秀山县溪口镇。他们要在这里采集实景三维数据,通俗地说,就是用测绘无人机给溪口镇拍摄“全身照”。
这张“全身照”并不好拍。
他们首先踏勘无人机起降地点——场地地面需要相对平整,附近无高塔、建筑物。
随后,将无人机的部件从箱子里拿出来,组装成翼展达4米的固定翼无人机;利用电脑对无人机的航线进行规划,结合实际情况调整飞行参数。
接下来,是给无人机装上电池,检查相机等设备和飞行姿态后,上传航线到飞控。
至此,准备工作结束,一切正常。
无人机缓缓起飞,按照规划的航线飞行2—3小时,拍摄测绘图像。
在这期间,刘朝晖和同事寸步不离地守在电脑旁边,随时关注无人机的飞行状况。
无人机安全降落后,他们迅速将无人机拍摄到的影像和数据下载到电脑上,并拆卸无人机,准备前往下一个工作点。
整个工作过程长达四个多小时,要知道,这可是夏季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精准测绘
为数字重庆建设提供三维底座
测绘无人机的起降点往往在山间野外,操控员不仅要头顶烈日,还得忍受蚊虫叮咬。“条件确实艰苦,不过我们早已习惯了。”刘朝晖说。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遥感应用所所长何宗介绍,与普通无人机不同,测绘无人机所拍摄图像精度极高,可以用于测量和计算实际距离。
因此,测绘无人机主要用于地表的正摄图像拍摄、实景三维图像拍摄,还可以结合雷达进行激光点云应用,测绘地形地貌。
而实景三维时空数据是数字重庆建设的时空底座,也是超大城市治理的基础数据。重庆的数字城市三维底座就是基于大量的实景三维图像搭建起来的。数字空间中的道路、建筑乃至一草一木,都可与实际情况一一对应起来。
而无人机操控员的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图像的质量。
例如,在拍摄实景三维图像时,无人机会采用不同的倾斜角度进行拍摄,再由后期人员把多张不同角度的高清图像拼接起来,形成立体的实景三维图像。
拍摄时,无人机不能在图像中留下自己的影子。这就需要无人机操控员选择好角度,在太阳位置最理想时进行拍摄。
不仅如此,无人机操控员还需要处理各种惊险突发状况。
3年前的一次测绘中,刘朝晖使用的无人机突然“死机”,无法接收信号,不能自动降落。
他当机立断,切换到手动模式,指挥无人机从数百米高空慢慢下降,同时用肉眼观察无人机的飞行姿态,不断调整机身角度,尽可能让降落过程平稳。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这台“死机”的无人机终于平安降落。
“空杯心态”
苦学专业知识、弄懂行业需求才能当个好“飞手”
包括刘朝晖在内,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的无人机组共有6名无人机操控员。自2015年以来,测绘无人机飞行里程累计达到30万公里,其间无一起安全事故。
“作为一名无人机操控员,安全守法是底线,弄懂行业需求是关键。”刘朝晖表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无人机操控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试,取得由权威机构颁发的相应行业及等级的无人机驾驶证,此外还得掌握所从事行业的相关背景知识。
“有志于成为无人机操控员的年轻人,要有‘空杯心态’,要在具体岗位上脚踏实地学习行业知识,并将无人机操控技术和行业需求结合起来。”刘朝晖建议。
全市的三峡危岩风险隐患监测巡查、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调查监测评价等工作中,都有无人机的身影。
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还承担着重庆市应急救援地理信息服务队的职能。作为“空中之眼”,无人机能够迅速获取灾前、灾中、灾后影像数据,为有效开展现场救援、灾情监测和灾后评估提供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撑。
因此,每年汛期,地质灾害出现后,无人机组都要第一时间奔赴前线,利用无人机采集灾情数据,为应急指挥、监测预警、抢险救援和恢复重建提供一手资料。
今年以来,无人机组为酉阳龚滩镇河坎上滑坡监测预警提供了各类影像数据,还向垫江、丰都、忠县在汛期受灾的11个乡镇提供20多幅灾前遥感影像专题图,为当地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悉,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统筹指导下,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近年来充分发挥无人机“天空之眼”独特优势,已为我市危岩地灾、森林火灾等60余起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