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电影《流浪地球2》中,无人机遭遇黑客入侵,被操控向太空电梯发动疯狂的进攻吗?无人机的大规模使用正从科幻大片中走向现实,截至去年8月底,我国现有实名登记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已超111万架,尤其是管线巡护、安防监控、应急救援、气象监测等工业场景的无人机应用正在增多。
9日,总部位于武汉的普宙科技有限公司,为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典型案例贡献了唯一一个低空经济领域案例,其“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场景中的数据加密典型案例”,首次将无人全链路数据加密技术应用于无人机。
在光谷高新大道,普宙无人机正在接受飞行测试。
普宙科技首席技术官薛源介绍,极端恶性事件是飞行器变成针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攻击工具,例如有人利用无人机漏洞,从而控制无人机在变电站坠毁,达到损坏或扰乱电力设备的目的。而未来在工业场景中更可能面临的信息安全事件是,在低空智慧城市治理下大规模应用无人机时,如果因为不重视信息安全问题,黑客可能利用无线电信号干扰或从控制系统中的漏洞入侵,操纵无人驾驶飞行器,引起无人机偏离轨道发生碰撞。
据介绍,普宙在业界首次将无人全链路数据加密技术应用于无人机,在无人机系统的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包括从机体到控制中心、从机体到机体、从机体到用户终端等所有环节的数据传输均进行加密。这相当于为翱翔在不同方向、各不相同的风筝牵紧了“安全绳”,它们彼此不会缠绕,还能“说悄悄话”。
普宙积极参建无人机信息数据安全方案,且正在多个城市场景中进行测试。
薛源介绍,相对于固定点到固定点的加密,无人机加密技术难度陡增,需要在机载计算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执行强大的加密算法而不影响飞行性能,加密和解密过程还须延时足够小,保证实时性;同时,无人机可能需要频繁更换设备或与不同的设备进行通信,这就要求有一套高效、安全的密钥分发和管理机制,以便及时更新密钥,防止密钥泄露;无人机还要在多种通信协议和频段下工作,比如图传、4G/5G等,这要求加密技术能够兼容不同的通信标准和环境,还得考虑信号不稳定、恶劣天气等情况下加密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薛源说:“如果不能做到全流程、全机群的数据安全,就无法应用于真实的工业场景。”面对“既要又要还要”的难题,普宙团队啃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甚至考虑到了加密方案在不同硬件和软件平台上的使用。如今,不论是在PC、服务器、移动设备上,还是在国产操作系统上,这套“金钟罩”都能使用。
普宙无人机已在光谷马拉松赛事中为城市应急保驾护航。
据介绍,全国首个“共享无人机”联合试点工程——东湖高新区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项目,根据各类无人机城市应用开发了55种识别算法,共构建了34个应用场景,无人机在街道管理、河道巡查、环保监测、交通巡逻、森林防火等场景中已在应用,还曾为光谷马拉松赛事保驾护航。普宙这套无人机信息数据安全方案,正在多个城市场景中进行测试,计划在2024年6月正式上线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