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两、洞两,现在进行370M语音通联测试,从1数到10,开始报数。”
“1……2……3……10,报数完成。”
“信号稳定,语音通联测试任务完成。”
10月26日至10月30日,由应急管理部科技和信息司主办的2023高原“三断”场景无人机救援实战化验证在凉山木里县举行。泸州应急作为唯一一个地市州应急部门,派出4名通讯保障人员携带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轻型卫星便携站等装备参加了实战化训演。
10月28日中午1点,来自泸州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的主飞手田臣驾驶的CW-15Ⅱ固定翼无人机从海拔3600米的木里县香格里拉湖起飞,搭载宽窄带中继网关,完成起飞高度1100米、直线距离6公里的飞行,17分钟后,无人机顺利飞抵任务点,并快速与指挥部完成370M语音通联测试。随后,无人机在测试点上空持续盘旋飞行,它化身空中基站,实时将测试点的画面和语音长时间、稳定回传。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高海拔地区实施不携带摄像头、仅仅依靠飞行参数的‘盲飞’,对我们飞机性能、飞行员技术都是很大的考验。”田臣表示,高原风速不稳定,起飞和降落都存在较大风险,但我们的训练都对相关困难条件进行了专项训练,力争克服困难完成训演目标。
Cw-15Ⅱ固定翼无人机不仅可以完成灾情监测和应急通信保障任务,还能够根据任务特点选择不同的载荷,实现“一机多用”的目标。在随后两天的巡演中,泸州应急通讯团队在不依靠外部第三方技术支撑情况下,圆满完成各项“三断”下飞行巡演任务。
近年来,泸州高度重视科技信息化在应急通讯保障中的作用,为强化“三断”极端环境下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泸州持续提高多旋翼红外热成像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等先进装备配备标准,甄选精干力量组成前方通讯保障分队,落实技术尖兵专职从事科技信息化和后方通讯保障工作,将最新前沿科技、装备应用到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救援中,初步打造出了一支快速反应、精准高效的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基本实现了“单兵数字化、战场网络化、指挥可视化”的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没有通讯保障,就没有应急指挥。在长江洪峰过境等多次大仗恶仗中,泸州通讯分队驾驶的无人机发挥了空中组网、高点中继、高清图像回传等技术优势,信息化战斗力在多次极端条件下的实战考验中得到验证,弥补了“三断”极端条件下的信息空白,帮助指挥部实现了信息上下贯通和可视指挥。
目前,泸州应急自建的应急指挥系统已延伸到了辖区内所有区县和部分乡镇,基本实现了一体化、扁平化的指挥格局。按照计划,泸州市将在2025年底前完成应急指挥系统在所有乡镇的延伸覆盖,并建设必要指挥场所,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以及灾害现场的互联互通和一体化指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