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科技活动周现场
智能穿戴热成像头盔N901、多参数监测服、CLR-X2智能清洁消毒机器人、抗疫无人机、杀毒抗菌除过敏原新风机、新冠肺炎模拟病人、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8月23日,在2020成都市科技活动周“蓉城科学之夜”上,一大批“战疫黑科技”亮相。
高空防疫消毒、区域广播宣传、人员监控劝导、红外线成像体温测量、流量监控……这些由抗疫无人机完成的任务,曾经只是科幻电影中的概念。如今,科技梦变成现实,并在新冠防控工作中贡献力量。
这些活跃在成都的抗疫无人机,很大一部分来自成都创新天府智能技术研究院(下文简称“研究院”)及无人机产业生态合作企业。“疫情暴发时,我们就在考虑如何利用自己的能力去控制疫情。”成都创新天府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罗庶文表示,疫情期间,研究院旗下的无人机科普基地利用自身在无人机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资源,将合作科技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整合,应用于新冠防控工作。
罗庶文透露,本次疫情防控已投入无人机100余架次,主要是帮助各级政府部门、社会机构承担喷洒消毒液等工作。比如高空消毒,疫情期间,无人机作业队来到现场,每架无人机每次喷洒定量药液,1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1万余平米的消毒工作。抗疫无人机减少了人力成本,避免交叉感染,同时立体喷洒消毒药液,空间范围更大,防疫消杀效果更好。
此次防疫任务,研究院使用了多平台的无人机系统、多任务载荷系统,服务于多应用场景,通过疫情防控平台,为疫情数据采集、精准布控、科学研判等提供科技支撑,将监测数据及时传输至疫情防控部门及交通管理部门,提升疫情防控信息化管理水平。
“我们希望把无人机技术作为一种能力推广出去,一旦有大事发生,可以用来应急,能够减轻基层负担,也能提升管控效率。”罗庶文表示。
试着想象一下:将一名从任意地方感染的新冠肺炎“病人”,搬到负压隔离舱,转运至医院,再进行医护治疗,整个过程没有间断。这名“病人”体现的症状与真人无异,唯一不同的是,在这里,任何一个环节医护人员出了差错,都可以重来一次。
这是来自挪威的Laerdal(挪度)出品配合模拟培训的模拟病人,通过模拟培训,培训者可以经常练习和处理复杂的病例,帮助防止医疗过失。
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代理挪度产品的四川康益产品经理曾镝文说,挪度的新一代产品是SimMan3G,自定义模拟病例准备好后,每次都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具有强大的病例编辑能力”。
“听上去很简单,但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病人。”曾镝文说,这是一个完整的模拟培训解决方案,可以为医护人员在不接触病人的情况下,提供一个完整的培训机会。
今年3月疫情期间,挪度编辑出一套完整的新冠肺炎疫情模拟方案。从病人感染病毒开始,培训者可在模拟病人身上直观感受到病毒侵入人体后,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治疗手段后带来的变化。该套方案随即在全国各地使用,并免费为一线工作者提供模拟培训。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依赖医疗服务,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曾镝文说,不仅是疫情期间,后疫情时代,在应对各类突发疾病等公共卫生事件上,挪度也将继续帮助医护团队在危急情况下做出计划和行动,加快复苏科学进步,加强医学教育在世界各地的社区生存链,从而拯救更多生命。
在年初这场没有硝烟却生死攸关的战斗里,人工智能早已投入到疫情防控攻坚战的方方面面。“成都造”也踏入其他城市,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挑战。
疫情期间,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易态科技”)向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捐赠大型杀毒抗菌除过敏原空气净化器、新风机,为当地医护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提供呼吸健康空气的保障。
易态科技副总经理吴琳介绍,金属膜材料是过渡金属元素之间以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混合键结合而成的新一代过滤材料。易态科技开发的“金属间化合物膜”中含有能高效杀灭H1N1、新冠等病毒的无机物,可以与病毒酶系统中的整合酶与逆转录酶等多种酶产生相互作用,阻止病毒核酸与宿主细胞DNA的结合。进而影响病毒核酸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使病毒丧失生存和复制的条件,从而失去活性。
将这项技术作为核心过滤材料嵌入空气净化器、新风机中,能高效过滤空气中的气溶胶和病原微生物,配合紫外线灭活技术,有助于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助力改善空气质量,保障健康呼吸。
吴琳说,易态科技希望用技术优势,让“成都造”在公共卫生事件中贡献力量。